在商業(yè)談判中,價格、交貨期、付款方式,以及保證條件這四大項,是商業(yè)談判的主要內容。而價格因素則稱得上談判中的焦點。 在談判中,報價是必不可少的中心環(huán)節(jié)。那么,究竟是哪一方應先報價?先報價好呢,還是后報價好?還有沒有別的報價方法? 在商業(yè)慣例中,發(fā)起談判者應該先報價,投標者與招標者間應該由投標者先報,賣方與買方間則應由賣方先報價。 先報價的好處在于能先行影響、制約對方,把談判限定在一定的框架范圍之內,在此基礎上終達到雙方都能接受的協(xié)議。很顯然,你報價一萬元,對方是很難奢望還價到一千元的?,F(xiàn)在商界不少商人已經搞懂了這一點,特別是街頭的小販們,比如,一件他準備10元出手的東西,他能喊到40元??紤]到很少有人好意思還價到10元,所以,一天中只要有一個人愿意跟他在40元的基礎上討價還價,商販就能大賺其錢了。當然了,賣方報價也要有個“度”,不能漫天要價、獅子大開口,使對方不屑于跟你談判下去了,特別是那些人們熟悉價格的商品,比如雞蛋、大肉等,相信沒有人會愚蠢到喊出百元的天價吧。就是這個道理。 話說回來,先報價雖有好處,但它也易泄露一些信息,使對方聽了以后,可以把心中隱而不報的價格與之比較,然后進行調整,并合適就拍板成交,不合適就利用各種手段進行殺價。如果你的價喊得離了譜,也許談判的必要就值得懷疑了,對手可能會馬上拂袖而去的。這時談判還沒有開始就結束了。 客觀地說,先報價和后報價都各有利弊。談判中是決定先聲奪人,還是選擇先發(fā)制人,一定要根據(jù)不同的情況靈活處理。 一般來說,如果你準備充分,知己知彼,就要爭取先報價;如果你不是行家,而對方是,那你要沉得住氣,后報價,從對方的報價中獲取信息,及時修正自己的想法。行筆至此,我想起了美國著名發(fā)明家愛迪生的“一桶金”的“從天而降”:那時他還在某家公司當電氣技師,他的一項發(fā)明獲得了專利。公司經理向他表示了購買這項專利的意愿,并問他要多少錢。當時愛迪生想,只要能賣到5000美元就不錯了,但他沒有說出來,只是督促經理說:“您一定知道我的這項發(fā)明專利對公司的價值了,所以,價錢還是你說吧。”經理略一思忖,報價道:“40萬元,怎么樣?”這還能怎么樣呢?接下來的談判我們可以想象其順利了。 如果你的談判對手是個外行,那么,無論你是內行或者外行,你都要先報價,力爭牽制、誘導對方。如果你注意了觀察,你會發(fā)現(xiàn)自由市場上的商販們,大都深諸此道。當顧客是一個精明的家庭主婦時,他們就采取先報價的方法,準備著對方來壓價,當顧客是個毛頭小伙時,他們多半先問:你給多少?因為對方有可能報出一個比商販的期望值還要高的價格。此外,談判雙方有時出于各自的打算,都不先報價,這時,就有必要采取激將法,讓對方先報價。 激將法有很多,這里僅僅提供一個怪招:你可以故意說錯話,以此來套出對方的消息情報。假如雙方繞來繞去都不肯先報價,這時,你不妨突然來上一句:“噢,我知道,你一定是想付20元!”對方此時可能就會與你爭辯了:“誰說的,我只愿付10塊錢?!彼@么一辯解,實際上就先報了價,你盡可以在此基礎上,開始討價還價了。 先報價與后報價屬于謀略方面的問題,而一些特殊的報價方法,則涉及到語言表達技巧方面的問題。同樣是報價,運用不同的表達方式,其效果也是不一樣的。
|
點擊排行榜

合肥公司注冊教育培訓注意事項

合肥注冊公司流程簡介

合肥公司注冊總結以下6點賺錢法則
推薦閱讀
?
|